日政府投資中國國債旨在增加互信
作者:六豐財務123 11-04 16:14
據報道,日本將可能通過外匯基金特別賬戶購買中國政府發行的人民幣計價債券,預期購買規模至多7800億日元(約100億美元),分多個階段進行。目前該消息已獲日本財相安住淳證實。
安住淳以推動日本外匯儲備多樣化來詮釋日本政府計劃購買中國國債,而目前中國國內主流輿論則把日本政府購買中國國債看做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新突破。我們認為,這些解讀只揭示出雙方互持國債的表征影響,而其本質上是雙方借助互持國債彌補互信不足。
近年來日本對中國購買其國債持矛盾心態:一則目前日本債務/GDP高達220%左右,在歐債危機和歐美經濟疲弱等下,日本經濟的脆弱性較為突出,中國購買日本國債確實有助于其債務融資;一則日本政府擔心中國購買日本國債會致使日元升值,不利于高度依賴進出口的日本經濟;同時日本擔心中國投資其國債并非單純的經濟和投資考慮。
如野田佳彥曾在國會經濟聽證會上抱怨,“中國能購買日本國債,但日本不能購買中國國債”。盡管中國主要持有中短期日本國債,且多次表示增持日本國債是中國出于外儲多元化投資考量,但日本國內認為若單純從規避美元貶值等風險考慮,日本國債過低的收益率和流動性有限與中國外匯“安全、流動、保值增值”理念不盡吻合,且中國外匯多樣化有比日本國債更好之選擇。因此,這使得日本難以拿捏中國的意圖。
鑒于此,當前日本政府購買中國國債有助于消除雙方誤解、增加雙邊關系互信。畢竟,若中日就日本政府購買中國國債達成一致,將給日本至少在心理上帶來安全平衡效應。殊不知,當前兩國國債都因國際流動性和投資便利性等難以有效作為對方外儲多元化之投資品種。
當然,中日互持國債的平衡安排更多地帶有宣示效應。盡管中國放松了對境外央行或貨幣當局等進入銀行間債市的政策,如泰國和尼日利亞等央行持有中國國債,但這更多是一種基于雙邊貨幣互換下拓寬離岸人民幣投資空間的政策安排,中國至今尚無確定性的政策安排允許外國政府(歐美日等的外匯事務歸屬財政部)進入中國國債市場投資。即便是去年試點中的境外央行等投資國內債市也需要向央行提交書面申請,最終由中國央行確定其投資額度和并向央行報送其資金匯出入情況報表。因此,若是次中國政府允許日本購買中國國債,但不會放松在投資額度和流程等方面的規制。
當前人民幣匯率和利率實行的是管制定價,而有管理的利率匯率定價機制的前提是維系關鍵資本項目的管制。這種機制與不斷開放的資本項目政策,無疑會使中國陷入管控兩難:政府對人民幣利率匯率的管控,在不斷開放的資本項目下容易給投資者帶來政策性套利空間,而強化資本項目管控既牽制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又或將難以令謀求互持國債的日本政府等接受。因此,逐漸推動人民幣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和穩步放松資本項目管制,是消除中國與日美歐在金融投資領域互信不足的務本之策。
安住淳以推動日本外匯儲備多樣化來詮釋日本政府計劃購買中國國債,而目前中國國內主流輿論則把日本政府購買中國國債看做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新突破。我們認為,這些解讀只揭示出雙方互持國債的表征影響,而其本質上是雙方借助互持國債彌補互信不足。
近年來日本對中國購買其國債持矛盾心態:一則目前日本債務/GDP高達220%左右,在歐債危機和歐美經濟疲弱等下,日本經濟的脆弱性較為突出,中國購買日本國債確實有助于其債務融資;一則日本政府擔心中國購買日本國債會致使日元升值,不利于高度依賴進出口的日本經濟;同時日本擔心中國投資其國債并非單純的經濟和投資考慮。
如野田佳彥曾在國會經濟聽證會上抱怨,“中國能購買日本國債,但日本不能購買中國國債”。盡管中國主要持有中短期日本國債,且多次表示增持日本國債是中國出于外儲多元化投資考量,但日本國內認為若單純從規避美元貶值等風險考慮,日本國債過低的收益率和流動性有限與中國外匯“安全、流動、保值增值”理念不盡吻合,且中國外匯多樣化有比日本國債更好之選擇。因此,這使得日本難以拿捏中國的意圖。
鑒于此,當前日本政府購買中國國債有助于消除雙方誤解、增加雙邊關系互信。畢竟,若中日就日本政府購買中國國債達成一致,將給日本至少在心理上帶來安全平衡效應。殊不知,當前兩國國債都因國際流動性和投資便利性等難以有效作為對方外儲多元化之投資品種。
當然,中日互持國債的平衡安排更多地帶有宣示效應。盡管中國放松了對境外央行或貨幣當局等進入銀行間債市的政策,如泰國和尼日利亞等央行持有中國國債,但這更多是一種基于雙邊貨幣互換下拓寬離岸人民幣投資空間的政策安排,中國至今尚無確定性的政策安排允許外國政府(歐美日等的外匯事務歸屬財政部)進入中國國債市場投資。即便是去年試點中的境外央行等投資國內債市也需要向央行提交書面申請,最終由中國央行確定其投資額度和并向央行報送其資金匯出入情況報表。因此,若是次中國政府允許日本購買中國國債,但不會放松在投資額度和流程等方面的規制。
當前人民幣匯率和利率實行的是管制定價,而有管理的利率匯率定價機制的前提是維系關鍵資本項目的管制。這種機制與不斷開放的資本項目政策,無疑會使中國陷入管控兩難:政府對人民幣利率匯率的管控,在不斷開放的資本項目下容易給投資者帶來政策性套利空間,而強化資本項目管控既牽制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又或將難以令謀求互持國債的日本政府等接受。因此,逐漸推動人民幣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和穩步放松資本項目管制,是消除中國與日美歐在金融投資領域互信不足的務本之策。
分享:
瀏覽排行 最新發布
- 01衛生部:研究血液制品 ...2019-11-04
- 02中國人民銀行發放61 ...2019-11-04
- 03民政部擬規定基金會重 ...2019-11-04
- 04應健全保障房建設投融 ...2019-11-04
- 05全國金融工作會議1月 ...2019-11-04
- 06陶瑞芝:鼓勵央企向上 ...2019-11-04
- 07半月談:把脈2012 ...2019-11-04
- 08上海市房管局副局長龐 ...2019-11-04
- 09通用航空業補貼即將落 ...2019-11-04
- 01資產審計之銀行存款收 ...2019-11-04
- 02資產審計之審查現金收 ...2019-11-04
- 03資產增減變動審計2019-11-04
- 04溫家寶元旦到湖南看望 ...2019-11-04
- 05北京今年將試點家具以 ...2019-11-04
- 062012年經濟領域新 ...2019-11-04
- 07北京市屬國企2011 ...2019-11-04
- 08生肖郵票帶動整體郵市 ...2019-11-04
- 09非美貨幣上漲金價高位 ...2019-11-04